解放初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国救护车的装备还只是“老三样”,担架,急救箱和氧气袋。随着中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,我国救护车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。作为院前急救的最重要平台,现代的救护车已经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挖掘,让院前急救的效率和效果更上一个台阶。10月11日,第七届中国救护车论坛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,与会代表对院前急救的大数据挖掘进行的深入探讨。 让数据跑得更快让救护车更聪明 让救护车变得更智能,院前急救就能挽救更多的生命。那么何为智能救护车?根据汽车行业标准QC/T457-2013,智能救护车具有接入公共或专用通信网络,实时移动交互式通信及对车载医疗仪器,设备进行数据采集、记录、实时转发功能,并装备急救智能辅助系统和急救调度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救护车。 宁波急救中心是在国内院前急救数字化最出色的中心之一,该中心主任金惠铭表示智能救护车应该满足六个功能:人员管理做到RFID人员自动识别,**管理做到数量、效期管理,器械管理做到RFID跟踪管理,担架管理可以做到上下担架的动作和位置的信息传输、绩效考核绩效数据智能汇总,远程支持能做到交互式音视频系统。 金惠铭表示将救护车打造成一个智能化的“移
下一条:上海急救!你不可不知!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